千年古荔地處廣西靈山縣新圩鎮鄧家村,品種為靈山香荔。該樹樹干最大周長6.15米,樹高13.3米,樹冠15米。古荔長勢茂盛,年年掛果,果實卵圓形,略扁,果皮深紅色,核小,肉厚香甜爽脆有香氣,品質上等。1963年,我國著名生物學家蒲蟄龍教授帶領考察組前來考察,認定樹齡超過1460年(公元503年種植、距今樹齡1502年以上),是目前我國僅存的樹齡最長的“靈山香荔”母樹,《靈山縣志》、《廣東荔枝志》均有記載。1999年5月,被縣人民政府列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由靈山縣農業局組織實施的《千年古荔保護》項目,在新圩鎮政府、鄧家村委會和縣水果局的大力支持下,近日全部完成建設任務并通過了驗收。1500年樹齡的古荔換發了新顏。
《千年古荔保護》項目建設了132平方米的古荔保護區,一是進行場地清理,樹木修整防護,樹木測量及保護規劃等。二是在樹冠下建設三面光排水溝。;三是建設防護隔離柵欄。四是設立保護標志牌。五是區域道路填土,母樹根系培土、旋放肥料等。
通過項目建設,既能有效地防止人為和家禽家畜的踐踏損害,又為古荔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條件,使千年古荔更顯勃勃生機,為靈山香荔品種繁育及優良荔枝品種的研究提供保證,更為靈山“中國荔枝之鄉”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“這棵荔枝有500年樹齡!”如果有人指著公路邊一棵荔枝樹對你說,你不必大驚小怪。在有“中國荔枝之鄉”之稱的靈山,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樹齡的古荔枝樹到處都有。
據靈山縣志記載,荔枝種植始于唐朝,宋朝已有較大發展。1961年,廣東省果樹研究所到靈山進行荔枝品種資源復查(當時靈山屬廣東管轄),鑒定新圩公社鄧家坡大隊(現新圩鎮鄧家村)有一棵香荔大樹,樹齡在1400年以上。如今,這棵千年古荔依然枝繁葉茂,幾乎每年正常開花結果,被列為靈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靈山不少地方自古就有一種習俗:無論哪家添男丁,都在住宅附近種幾棵荔枝樹,等荔枝掛果時,正是孩子長大后讀書時,就有求學的資本。于是,就形成了現在古荔枝樹隨處可見的荔鄉風韻。古時候,靈山誰家荔枝樹多,則象征其家富裕,曾有“家有荔枝千棵,其人與萬戶侯等”之說,意為有1000棵荔枝相當于一個管理萬戶居民的官了。因此,靈山“無荔不成村”。
在離縣城7公里遠的鄧家村樹齡在四五百年以上的古香荔隨處可見,記者采訪了村干到村民十余人,竟無人知道村里到底有多少棵古荔。在一戶人家門口,80歲的黃業基老人指著一棵樹冠如蓋、果滿枝頭的古香荔告訴記者,他小時候這棵荔枝就這模樣了,它隔年掛果,多時有一千多斤,70年代這棵樹的荔枝曾送到北京去。據縣委宣傳部的同志說,在新院村,也有很多古荔枝樹,有兩棵荔枝樹“名氣”相當響,分別叫“赫魯曉夫”和“尼克松”,據說當年赫魯曉夫和尼克松曾經吃過這兩棵樹產的荔枝。
在大蘆村生長著十多棵樹齡在100年到400年的古荔,枝葉婆娑,碩果累累。有的古荔樹干已經空了,但鮮紅的荔枝依然掛滿枝頭。村里人說,這些古荔結出來的果肉特別脆特別甜。
靈山荔枝歷史悠久,種植歷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的唐代。新圩鎮鄧家村至今尚有2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荔,依然枝繁葉茂,果實累累。其中一棵千年古荔被認為是靈山香荔的老祖宗。
荔枝種類繁多,品種齊全,高、中、低檔產品,早、中、遲熟搭配。靈山荔枝珍品中有香荔、糯米糍和桂味等。2001年,全縣荔枝面積59.55萬畝,產量2.8萬噸。
靈山荔枝目前主栽的早熟品種有三月紅、白臘、白糖罌等;中熟品種有妃子笑、黑葉、大造、進奉、水荔等;遲熟品種有香荔、桂味、糯米糍、禾荔等。
1、三月紅
三月紅為早熟品種,每年5月上旬成熟。果實較大,單果重26-42克,果皮鮮紅,肉厚,肉白臘色,肉質稍粗韌、汁多,味甜帶酸,含可溶性因形物18.2-20.3%。品質中等,適宜鮮食,是早爭上市的荔枝品種。
2、妃子笑
妃子笑為中熟品種,6月上中旬成熟。果實大,單果重23.5-31.1克,果皮薄,淡紅色,果肉厚,白臘質,細嫩爽脆,清甜帶微香,含可溶性固形物17.1-20.5%。品質優良,最宜鮮食。
3、黑葉
黑葉為中熟品種,6月中旬成熟。果實中等至大,單果重19-28克,果皮薄且暗紅色,果肉乳白色,味甜帶微香,含可溶生固形物16.5-20%,品質中上,適宜鮮食、曬干及加工罐頭。
4、香荔
香荔屬于遲熟品種,7月上旬成熟。果實中等大,單果重21克。果核小,果卵園形,略扁,果皮厚韌,深紅色略帶紫,果肉白臘色,清甜爽脆,有香氣,含可溶性固形物20%,品質上乘。鮮食、制干、制罐頭均可。
5、桂味
桂味屬于遲熟品種,6月下旬成熟。果實中等大,單果
15-20克,近似園球形,果皮鮮紅,薄且脆,果肉乳白色,細嫩爽脆,汁多、清甜,核小,有桂花香,含可溶性固形物18-21%,品質極優,宜鮮食、加工。
6、糯米糍
糯米糍屬于遲熟品種,7月上旬成熟。果實中等至大,單果重20.1-27.6克,果扁心形,果皮鮮紅,較韌,核小,肉厚,軟滑多汁,濃甜微帶香氣,含可溶性固形物18-21%,品質風味極優,鮮食,制干均可。
在中國荔枝之鄉廣西靈山縣,人們隨意品上的一個荔枝,都可能出自幾百年、甚至上千年歷史的荔枝樹。
在新圩鎮鄧家村,這個“無荔不成村”的荔枝之鄉,一個樹冠如蓋、果滿枝頭的參天古荔分外奪目。當地干部介紹說,這棵香荔大樹至少已有1400多年歷史,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壽命最長的荔枝樹,已被列為靈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據史料記載,靈山荔枝種植始于唐朝。據說,古時候,荔枝樹多少是衡量人們富裕與否的重要標志,曾有“家有荔枝千棵,其人與萬戶侯等”的說法。過去當地人家新添男丁,往往會在房前屋后種幾棵荔枝樹。
荔枝是我國最古老、壽命最長的樹種之一。目前靈山縣光千年以上荔枝樹就有幾十棵,三四百年以上的荔枝樹竟有上萬棵。
主辦: 靈山縣人民政府
承辦: 靈山縣電子政務信息中心